推广 热搜: 云南  l25滚轮罐耳  机构  测量    专业  感器  品质  背景  外包 

如何确定天幕直击雷防护装置的保护范围

   日期:2025-07-15     来源:河南铧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    作者:柚子    浏览:0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一、核心原理:基于 上行先导拦截 的保护范围特性天幕直击雷防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与传统避雷针的 引雷入地 机制不同,其通过在保护
 一、核心原理:基于 “上行先导拦截” 的保护范围特性

天幕直击雷防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与传统避雷针的 “引雷入地” 机制不同,其通过在保护区域上方形成 “等电位屏蔽层”,主动引导上行先导与雷电下行先导对接,从而实现对下方区域的防护。因此,其保护范围并非单纯的几何锥形,而是受装置高度、周围环境电场、雷电先导方向等因素影响的动态区域,但实际应用中可通过经验公式和参数进行量化。

二、关键参数:决定保护范围的核心指标

装置高度(H)

保护范围随装置高度增加而扩大,通常高度每提升 1 米,水平保护半径可增加 1-2 米(具体需参考产品技术手册)。例如:

高度 5 米的装置,水平保护半径约 10-15 米;

高度 10 米的装置,水平保护半径约 20-30 米。

保护角(θ)

这是衡量保护范围的关键参数,指装置顶端与保护区域边缘的连线和垂直线的夹角,主流产品保护角通常≥70°(远大于传统避雷针的 45°-60°)。保护角越大,水平覆盖范围越广。

计算公式(简化版):水平保护半径(R)= H × tanθ(H 为装置高度,θ 为保护角)。

示例:高度 10 米、保护角 70° 的装置,水平保护半径≈10×2.747≈27.5 米(tan70°≈2.747)。

环境修正系数(K)

实际环境中,地形(如山区、开阔地)、周边障碍物(如高楼、树木)、土壤电阻率等会影响保护范围,需引入修正系数:

开阔无遮挡区域:K=1.0(保护范围不受影响);

周边有高于装置的障碍物(如附近有 30 米高楼,装置高度 10 米):K=0.6-0.8(遮挡侧保护范围缩小);

高海拔地区(≥3000 米):K=0.9(空气稀薄导致击穿场强变化,范围略减)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wyzy.net/news/show-212054.html,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。
以上就是关于如何确定天幕直击雷防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
 
打赏
0相关评论

网站首页  |  VIP套餐介绍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SITEMAPS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